粤科计字74号
各市科委、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楼层"的指示和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促进我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报请省领导批准,省科委决定从1999年开绐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第一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重点,加强集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面向全社会,促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特别是通过项目引导和工程示范,切实解决一批我省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发展各领域以及各地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攻克一批对于我省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为持续创新提供动力资源和必要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现将《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根据各地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的重大问题,选择对重点行业、领域及区域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产业关联度大、能产生新经济增长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争取进入"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同时,请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等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施方案》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九九九年五月四日
附件:
"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施方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和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全面实施"科技兴粤"战略,加速我省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制定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围绕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但从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够;科技规划、计划与资源配置之间衔接不够;计划内部各项目之间总体协调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必须努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广东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包括利用新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水平"。并特别强调"在这方面广东也是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应多创造一些新鲜经验"。李长春书记也指示我们,要"为全国作出我们的新贡献"。我省科技工作必须按照1998年省委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坚决贯彻落实。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中心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第一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重点,加强集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面向全社会,促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总体思路是,改革科技计划、科技资源管理体制,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的重大问题,优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以市场机制为主合理配置、并适当集中各类科技资源,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模式,1999年开始启动,选择100项左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包括部分正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项目),进行组织实施,以后每年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需要逐年进行补充和调整,一般项目的实施周期为3年左右,完成一批,增补一批,每年保持100项左右重大项目滚动实施。
通过"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引导、工程示范,切实解决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攻克一批对于我省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为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和必要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形成我省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创新整体形象。
二、主要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要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不断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具体可概括为带动和示范、成果及水平、优化与集成三方面。
1.带动和示范目标:
?D?D保持100项左右对产业和领域影响大、带动显著的重大科技项目滚动实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D?D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带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科技投入的增加。每实施周期,通过10 亿元左右经费引导(各级政府拨款、投资),带动全社会100亿元以上资金投入(企业、金融),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经济社会效益回报。
?D?D通过抓一批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强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的协调发展。
2.成果及水平目标:
?D?D择优支持一批代表广东水平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每实施周期完成一批在产业关键技术方面重要突破的研究开发工作,形成一批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市场前景、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D?D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
?D?D通过项目引导,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科技骨干,形成100名左右具有较强科技创新意识的科技管理、企业经营、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拔尖人才。
?D?D建设100个左右具有较好科研条件和较高研究开发能力的研究开发基地。
?D?D培育和扶持壮大一批具有技术竞争实力和产业规模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
?D?D在若干行业和领域中形成广东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3.优化与集成目标:
?D?D加强各项科技工作、各类科技计划的内在衔接,做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强全省科技工作的集成,树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工作新形象,从整体上体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D?D实现科技计划体系、科技资源配置、科技管理机制的优化,推进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主要任务
1.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今后广东发展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围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集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方面的力量,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培育和壮大若干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一批产业集成度高、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主,孵化和培育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2.支持和推动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扩散和渗透,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市场和空间。组织一批与传统产业改造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成果,用以改造生产工艺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着重抓好区域和行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示范,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重点组织、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围绕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等领域及中长期发展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搞活企业、扩大就业等,研究开发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4.推进科技创新区域示范试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选择一个区域或一个局部,一个行业(领域)或一个重点企业,一个时期的阶段性任务或一次提纲挈领的综合性工作作为示范试点,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和试点示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5.带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和能力提高。以科技项目、基地建设等科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