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系中一些名词解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0-03-16 16:15:55 阅读:-
 

科技管理体系中一些名词解释

 

1、科学

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内涵是指: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首先,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这是因为,科学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知识,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科学,科学只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是知识的较高形态。

其次,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虽然科学首先属于知识范畴,属于社会精神生活范畴,但它也体现在社会物质性的活动中。因为科学不仅仅指人类已经取得的精神成果——科学知识,而且还指人类反映外部世界、探索客观事物奥秘以获得知识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也是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在社会领域中学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特殊部门,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建制,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逐渐形成的。从1718世纪起,欧洲已经有了一批科学协会和研究院,出版了科学杂志。20世纪以来,科学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科学研究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专门职业。科学活动的方式,已经从少数人的自由探索和业余爱好,转变为国家规模甚至于国际范围的社会研究。目前已建立了一支由科学家、学者、工程师,科研管理专家等组成的庞大专业科技队伍,组织了各种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各级科研管理组织,拥有先进的实验技术设备,各种实验室、研究所、试验基地,拥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科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已经成为完整严密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建制。

科学的本质在于科学理论的预见能力,只有理论预见为后来的实践所证实,这种理论才能成为科学的真理。

 

2、技术

技术是指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影响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它是人们的知识能力同物质手段的结合,是人类对自然力的利用和控制手段。

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表现为:第一,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满足科学性的要求。第二,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的适应和影响的过程。第三,技术的最终成果是产生物质形态的产品,如工具、机器等。这些都是天然自然物质转化而来的,是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实现的。

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技术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它的发展受到社会的控制和调节,它的变革又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第二,技术活动要考虑社会经济问题,技术活动的重要原则就是经济原则。第三,技术具有民族特征。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在语言、地域环境、经济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

 

3、科学、技术、工程的关系

科学、技术、工程是当代人类科技活动的三个层次组成的关系。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而技术和工程的目的在于实践,技术实践的目标是发展某种产品的手段,工程实践的目标是建立有特定功能的人工系统。

科学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于发现;技术获取知识的方法属于发明;工程获取知识的方法属于系统的集成和运作。